学院动态


刘洪钟教授专题讲座

 “国际秩序转型与全球供应链的主权化区域化重构”成功举办

 2023426日,由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爱游戏·AYX主办的同济高等讲堂第68讲在四平路校区衷和楼1802会议室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刘洪钟教授作题为“国际秩序转型与全球供应链的主权化区域化重构”的主题演讲。本次讲座由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门洪华院长主持,同济大学教师、博士生、硕士生60余人次参加了此次讲座。

在本次讲座中,刘洪钟教授从全球化的历史与现状出发,系统阐释了对当下大转型时代的认识,梳理了国际秩序转型的动因、过程与结果,深刻分析了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主权化重构,并为新形势下如何深化中国对外开放提供了政策建议。

首先,刘洪钟教授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基础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变化,从历史的视角划分了全球化的不同阶段,以详实的数据与图表展示了导致全球化退潮的两种失衡。刘教授指出,导致全球化退潮的第一种失衡是国际失衡,是中美不均衡的增长速度带来的全球权力结构调整,在此过程中,中美两国以GDP衡量的经济实力出现了相对转移;而第二种失衡是国内失衡,是中产阶级收缩、马太效应加深带来的分裂与民粹主义,在此过程中,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中产阶级面临共同的危机。这两种失衡共同推进了国际秩序的转型,使我们进入了动荡的二十年代。

其次,刘洪钟教授提出加速时代大转型的三大因素,并具体分析了美西方国家的科技打压与产业链脱钩政策。刘洪钟教授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与中美大国竞争均为时代的大转型按下加速键。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信心下降,美国更是以产业政策、小院高墙、生产回流、近岸外包和友岸外包等形式加强了对华高科技领域的打压与产业链脱钩。随后,刘洪钟教授分析了美国为实现对华产业链围堵而与欧盟、日本等国家开展的合作,并具体罗列了一系列由美国主导的官方与非官方的产业链合作项目,指明中国现在所面临的产业链风险。

再次,刘洪钟教授分析了全球供应链的现状,并指出此轮全球供应链调整具有区域化与主权化的特征。刘洪钟教授认为,当下的全球供应链呈现东亚、欧洲、北美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中国、德国、美国位居链条的中枢,但受上述提及“两大失衡”与“三大因素”的影响,全球供应链正处于一个风险调整期。“国家安全”越来越成为国家干预供应链问题的借口,保护主义、泛安全化和投资审查在世界范围内阻碍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此背景下,刘教授进一步分析了跨国公司的反应与应对,认为受政治因素影响的跨国公司将更加关心投资与生产的弹性、敏捷性和可持续性问题,全球供应链会进一步向区域化转型。

最后,刘洪钟教授着重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双循环战略的内涵,强调提振民间消费与稳定东亚区域供应链的重要性。刘洪钟教授指出,中国推进构建的双循环发展格局是实现东亚再平衡的关键,也是我国应对国际不确定性的基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方式可以在确保国内经济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实现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相对稳定,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实现“以外促内”到“以内促外”方式的转变。此外,刘洪钟教授分析了打造“东亚经济圈”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与东亚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会使东亚区域供应链更加稳定。为此,刘教授进一步表示,为促进亚太区域循环的发展、深化区域合作,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贸易三角模式,形成生产与消费更加均衡的区域分工,并通过RCEP协定推进亚太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主题讲座结束后,刘洪钟教授与同济师生们进行积极互动,热情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就“‘一带一路’大市场的建立与西扩是否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如何看待经济安全化问题”“如何破除“萨缪尔森”陷阱”“如何深化中国与东亚之间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解答。

会议的最后,门洪华院长感谢刘洪钟教授为同济师生带来此次精彩演讲。他总结指出,刘洪钟教授从全球秩序、地区经济合作与国家战略调整的角度建立了一个从全球到地区再到国家的三维分析框架。刘教授从全球产业链的区域化与主权化视角剖析了“百年变局”与大国竞争背景下全球经济发生的变动与溢出效应,并对中国未来的战略方向进行前瞻性的展望。门洪华教授表示,我们虽然无法避免“安全化”的发生,但仍要防止过度“安全化”现象的出现,对安全的过度追求,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世界的真实需求。刘洪钟教授基于经济层面的分析向我们传递出学者独有的平和与温厚的力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与合作问题,以推动跨国互动与国际合作的实现。